硕士研究生

- 查看课程

理学院下设应用数学系、工科数学基础教学部、物理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大学物理基础教学部6个教学机构,国际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吉林省固体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固体激光技术与应用长春市科技创新中心、长春市光电子器件与应用科技创新中心4个科研机构,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2个管理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人、教授20人、副教授46人。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人员97人,拥有硕士学位人员27人。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50人、硕士研究生408人、博士研究生34人。

孙长凯

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
目前主要从事飞秒激光脉冲与物质相互作用方面的相关研究,利用飞秒脉冲整形技术实现对原子分子体系的量子相干控制,并对控制过程中的体系的动力学演化进行研究;同时也开展激光等离子体极紫外光刻光源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高兰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主要从事LD泵浦全固态激光技术及非线性频率变换等方面的研究。

刘丽炜

物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超强超短激光脉冲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对超强超短激光脉冲在光学介质中的非线性传输过程的进行动力学研究,对此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非线性现象以及对传输的优化控制进行研究,并开展激光诱导高压放电、激光光谱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张靓

理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理论力学”、本科生专业选修课“光电仪器概论”、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程“OPTI 515 Potonics Devices and Systems”

光电工程学院下设光学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探测与信息工程系、光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4个教学机构,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航天地面模拟试验与测试技术研究所、吉林省光电测控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春光电信息产品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光电测试分析中心、光电测控技术研究所、吉林省光电精密测量与数字化装配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研究所、先进光学制造技术中心9个科研机构,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2个管理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16人、副教授27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34人、硕士研究生394人、博士研究生73人。

刘冬梅

教授、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光学设计、现代光学制造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刘智颖

博士、副教授、光学工程硕士生导师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光学技术及检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系统设计、仿生与偏振光学等。

闫钰锋

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光电仪器设计、精密光电测量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石利霞

博士、副教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光电测控仪器方面的研究工作。

王春艳

光学工程专业博士、教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光学仪器及测试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火控系统动态参数测试,激光远近场性能测试、武器零飞状态下的指向精度测试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

刘红

物理电子学硕士、副教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
一直从事与检测技术及计算机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故障诊断与预测、信号处理等研究方面具有优势。

白素平

副教授、硕士导师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精密仪器总体设计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田明

光学专业硕士、副教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精密机械设计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王劲松

博士、副教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
主讲:《传感与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和《光学仪器装配与调整》等课程
在科研方面:工作期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光电测控技术方面学术文章20余篇,其中被SCI、EI及ISTP检索10余篇。

李永亮

光学工程专业博士、教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
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光电技术与仪器、激光技术及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在固体激光器频率变换、医用激光器系统、激光与生物体组织相互作用原理、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等研究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

王菲

理学博士、副教授、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
一直从事先进固态光源理论、特性、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全固态激光技术、激光传输技术及激光测试技术等研究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并开展激光制造装备与激光测试仪器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

苏拾

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副教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光电仪器结构设计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航天器地面模拟与标定技术和太阳模拟技术等研究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

韩文波

副教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光电检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光电探测、精确制导、智能控制等研究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

王世峰

智能机电系统博士/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副教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仪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机器人环境感知、机器学习、机器视觉、光电目标探测与跟踪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王凌云

博士、副教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航天器地面模拟试验测试与标定技术、光电仪器与检测技术等研究工作。

高天元

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副研究员、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 一直从事现代光学技术及工程应用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光学仪器总体设计、仪器结构设计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

向阳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光学工程、光电仪器 光电检测、生物医学工程。

孙艳军

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直从事光学微纳制造及测试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光学加工、微纳结构理论与设计、光学微纳制造与测试及光学微纳器件应用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

付新华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光学薄膜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科研方面:近年来,参加科研项目十余项,主要负责光学薄膜方面的工作。

李全勇

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数字图像处理及光信息处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数字图像处理、目标识别研究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

周见红

光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是微纳光子学,从事光子学器件的设计与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基于光子晶体的光子学器件、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光学特性及其研究方法等。

牟达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现代光学测试及光学设计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光学测试、光学设计研究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

冯进良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精密仪器设计、光电检测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精密机械设计及仿真、现代光电传感技术等研究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

机电工程学院下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机械基础教学部等8个教学机构,仿生机械研究所等13个科研机构,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2个管理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14人、副教授33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692人、硕士研究生369人、博士研究生33人、留学生16人、博士后流动站进站人员7人。

张东梅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张文涛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精密、超精密精密机构与动压润滑

尚春民

研究方向:精密、超精密加工、检测及装备

姜永武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精密、超精密加工

张学忱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机械传动性能测试与评价 、超精密磨削加工

杨立峰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传热传质、过程装备超精密加工技术

黄根哲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仿生机械、激光加工

张宝庆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精密、超精密加工、检测及装备

许金凯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精密、超精密加工、检测及装备

弯艳玲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工程仿生

李学光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精密、超精密加工、检测及装备

石广丰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精密、超精密加工、检测及装备

刘 双 宇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激光焊接

李俊烨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精密加工、流体及微摩损理论

王景奕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精密、超精密加工

杜新

讲师 、硕士生导师

李振辉

教授 、硕士生导师

高艺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机电系统控制与技术、在线检测理论

王德民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机电系统控制

王红平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在线检测技术、机电系统控制技术

王振宏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熊家新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机电仪器仪表

苏成志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机电系统设计及理论

吴淑芳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模具CAD/CAM

李晓舟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微机械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下设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工电子基础教学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5个教学机构,科技部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吉林省(长春市)纳米操纵、装配与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吉林省微波通信技术工程实验室3个科研 机构,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2个管理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20人、副教授39人,讲师45人。现有全日制学生本科生2365人,硕士研究生368人,博士研究生38人。

胡贞

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微/纳米机器人测量与自组装技术、模式识别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王春阳

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检测及其自动控制。

刘树昌

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物理电子学 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检测技术与过程控制 通信与信息系统 图像信息处理与传输

赵秋娣

副教授、硕士导师

许红梅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物理电子学;激光干涉纳米检测技术;电路与系统

翁占坤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纳米操纵/制造/测量;光子晶体。

杨光

讲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DSP、FPGA/CPLD应用以及汽车非标测量设备的开发。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5个教学机构,国家(吉林省)特种电影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网络数据库应用软件科技创新中心、系统芯片与集成系统研究中心3个科研机构,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2个管理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9人、教授9人、副教授30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人员33人、硕士学位人员54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02人、硕士研究生170人、博士研究生16人、留学生13人。

杨勇

男、博士、硕士生导师、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仿真,图形学,数据库技术。

李平

女、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网络、计算机应用。

苏伟

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数字仿真

李岩芳

女、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陶跃

女、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决策支持系统。

学院以光电功能材料为特色,围绕光电功能晶体、光学与特种玻璃、光纤传像束、稀土发光材料等研究方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材料科学系、材料工程系、能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4个教学机构,光电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功能材料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个科研机构。 学院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方向)、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功能材料6个本科专业,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3人、副教授20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人员35人。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217人、硕士研究生107人、博士研究生29人。

王恒国

博士、博士后、讲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有机/无机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在锂/钠(离子,空气)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探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下设化学化工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学机构,应用化学与纳米技术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科研机构,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2个管理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人员36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41人、硕士研究生288人。

闫景辉

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纳米材料化学 、多酸化学

朱忠丽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无机光电功能材料、新型无机功能材料

王进贤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纳米技术与功能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器件 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技术与功能材料研究,探索纳米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高温稀土硫化物热电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

孙晶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无机光电功能材料化学

刘桂霞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无机纳米化学、无机光功能材料

张洪波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光功能陶瓷材料

杨秀云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无机环境友好材料

学院在光电医疗仪器、生物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等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生物、医学、光电技术多学科相结合为特色和优势。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下设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生命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学机构,吉林省生物检测工程实验室1个科研机构,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2个管理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6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人员22人,拥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教学标兵3人。2014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派出3人赴国外进修交流。现有全日制本科生533人、硕士研究生17人。

黄丹飞

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医学仪器设计、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医学图像处理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讲《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光电检测技术》、《生物医学传感器》、《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等课程。

庞春颖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智能医学仪器设计、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包括: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微机式医学仪器设计、医用电子仪器、工程光学、 生物医学基础实验、 生物医学专业实验

宁春玉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数字图像处理(双语)"、"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实验"、"MATLAB基础"、"专业英语"等多门本科课程。

曹秒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课程:本科生课程《激光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基础实验Ⅰ》《生物医学基础实验Ⅱ》;研究生课程《生物医学工程前沿讲座》

金丽虹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本科生《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传感器》和《医学分析仪器》等理论及实验课程,硕士研究生《生物物理学》和《专业俄语》理论课程。

肖作江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本科生课程有:《医学程序设计》、《医用光学仪器》、《激光生物医学工程》,《工程光学》

嵇晓强

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医学图像处理,心电、脑电信号分析与生物反馈技术。 主讲课程:《医学成像原理》、《医学图像处理》、《研究生专业英语》

杨羽

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工程光学、生物光学

于源华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生物检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工作,侧重生物技术、医学、光机电交叉学科的研究与开发,在生物检测仪器、生物医学检验试剂研究与开发方面获得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主讲生物化学及实验、高级生物化学、微生物及实验、病原微生物等课程。

李景梅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多年来一直从事生化分析、基因工程药物、纳米材料药物缓释等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讲了《微生物学》及实验、《遗传学》、《发酵工程》、《生物工程》、《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工程化学》实验课程、《遗传学》双语教学等课程

赵丽辉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1.肿瘤诊断与治疗;2.疫苗的研制与开发;3. 计算生物学;4.中药活性组分的研究。主讲:基础生物学,免疫学,抗菌药物与细菌的耐药性,生物工程,生态学,组织培养,基础生物学实验,生物技术实验,微生物工程学等

张淑华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承担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等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承担现 代生化分离技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张强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本科生课程《发酵工程》《酶工程》 研究生课程《现代酶学》 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源的研究。

何秀霞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领域主要为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检测。负责《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生物化学实验》、《高级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工作。

李甜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教授了《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实验》、《生命科学 导论》、《现代生物技术概论》等

张晓

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宋海鹏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1年在世界顶尖研究机构德国马普研究所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科学家Wolfgang Knoll教授,从事阿尔海默氏老年痴呆症的致病机理的研究工作,成果已公开发表,并于2005年6月取得博士学位。2005年8月,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独立开展博士后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基因药物的研究开发。主要从事抗癌基因输送体系的研究工作,设计构建了新型输送载体,使抗癌基因在脑肿瘤细胞中高效定向表达,提高了治疗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药物的副作用,确保基因治疗癌症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刘建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讲授《基因工程与实验技术》,本科生《基因工程》《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实验》、《生物工程专业实验》等课程。 

王清爽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讲课程:《普通生物学及实验》、《酶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有机化学》等多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课程。

范丽颖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开设细胞生物学及实验、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工程专业实验等课程。

经济管理学院下设经济系、管理系、会计系、MBA教育中心、经管实验教学中心5个教学机构,吉林省企业经济研究中心1个科研机构,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2个管理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2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人员22人,拥有硕士学位人员31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9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9人、工商管理硕士55人、工程硕士273人。

戴秀英

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从事市场营销学、供应链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教学情况: 主讲市场营销学、供应链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本科和研究生

康晶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中小企业管理
教学情况: 主讲高级管理学、管理学、管理沟通、管理理论前沿

齐殿伟

硕士生导师、教授
研究方向:从事企业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教学情况: 主讲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文献阅读与评述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陈丽霞

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生产运作与组织行为方面的研究。
教学情况: 主讲经济法、现场管理等本科课程;主讲系统工程、现代工业工程等研究生课题;主讲组织行为学等MBA课程。

刘保庵

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情况:《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现代企业理论》、《质量工程》等课程

张肃

博士、教授、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金融工程、投融资管理

冯英娟

经济学博士、教授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及科技创新、产业经济
教学情况: 承担了本科教学工作的《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国际贸易实务》主讲任务;承担了研究生教学工作的《产业政策》与《中级国际经济学》主讲任务

宋传联

教授
研究方向:环境审计、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审计、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等等。
教学情况: 主讲“会计学”、“审计学”、“审计实务”、“资产评估”、“会计实务与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审计案例分析”等课程。

张伟伟

博士
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工程
教学情况: 本科:金融数学、金融风险管理、固定收益证券、国际金融 研究生:经济数学

崔蕊

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研究方向:国际货币与金融、区域经济领域
教学情况: 主讲本科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衍生金融工具》

董元方

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情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大型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

冀 鸿

工学硕士、在读博士、教授

霍明奎

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信息经济与企业信息管理
教学情况:《管理学》、《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ERP原理与应用》等课程

聂洪光

管理学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能源经济、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教学情况: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尚 欣

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理论 教学情况:《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

高闻酉

研究方向: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拆分与创新。
教学情况: 金融工程学、金融工程案例、外汇市场行情等。

张红漫

硕士、教授
研究方向:会计、财务管理
教学情况:《经济法》、《成本会计》、《计算技术》、《财务管理》、《纳税会计》、《会计学基础》、《审计学》、《西方财务会计》等

文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广告学系、艺术设计系、大学语文教研部、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5个教学机构,长春电影文化研究基地、应用写作杂志社2个科研机构,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2个管理机构。 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艺术设计专业硕士授权点,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产品设计、服装设计(暂未招生)7个本科专业,拥有汉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8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07人、硕士研究生145人。

杨燕翎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佟文娟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传播学

包敏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武晓平

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汉语修辞学、应用语言学

蔡淑华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文化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王文兴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付兰梅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王玉英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汉语修辞学、对外汉语教学、文艺学

法学院下设法学系、社会学系、法学中心3个教学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重点联系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东北亚比较法研究所3个科研机构,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2个管理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人员25人,具有律师资格人员12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443人、硕士研究生287人、外国留学生12人。

赫然

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法学理论、法文化、行政法治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科研项目及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10余项。

刘淑波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民法学和行政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主讲《民法总论》、《物权法》、《知识产权法》等本科生课程和《民法专题》、《物权法》、《行政诉讼法》等硕士研究生课程。
研究方向:民法学、行政法学

关凤荣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环境资源保护法学
主讲: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境资源保护法、社会保障法专题、涉外经济法

常立飞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行政法理论
主讲:宪法学、外国行政法、外国行政法

李红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经济法
主讲:《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房地产法》、《经济法原理》、《市场规制法》

周龙杰

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主讲:公司法、证券法、公司法

赵静波

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理论、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软法理论与实务。
主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外国行政法、审判实务、行政法理论

梁敏燕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比较法学
主讲:比较法、外国法制史、劳动合同法、法文化